学书不觉老将至 诲人忘却古稀来——武文芳先生其书其人 吴玉生 武文芳先生是任县书画研究会常务会长。他对书法的挚爱和追求,对广大书画爱好者的热诚帮助和指导,都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里。大家敬仰、亲切地称他“武老师”。武先生把近几年的部分作品辑印成册,是众多书画研究会成员提议的结果。任县古时曾称渚阳,武先生自我定位是位平凡百姓中一员,俗谓布衣,所以他在作品中多用“渚阳布衣”作签。对书画的倾心追求与探索,使他笃信“无为而成”的学术理念,帮将自己的书房取名“无为斋”,书名定为《无为斋墨韵》。拜读《无为斋墨韵》让人顿生艺术享受的惬意,掩卷再品,仍然墨香绵绵,韵味萦萦。
武先生钟情于书法艺术,时日久长,应溯源于学童之时。聪慧过人的他,颇得启蒙师长的喜爱,照贴描红,每天两张,老师认真地对较好的字用红水笔画上圆圈,一个个红圈圈,激发着他对毛笔字的兴趣;中学时的美术课进一步提升了他对书法审美的理解,也增强了学习书法的自觉性。参加工作后,虽然没有过多的余暇习练,但思绪中的书画意念还是刻刻在心。就任文联主席之后,书画兴趣与工作职业名顺辄合,自然开启了他习练、研讨、创作的繁忙景象!
武先生生性好学,兴趣广泛,涉猎诸多领域,对于书法,他诸体兼学,对篆书、隶书、楷书、行草书等书体,都倾心习练,诚如先生所言“楷书先柳后赵,继而欧颜;行草师法二王,亦学宋四大家,乃至明清董其昌、王铎”。无论写何种书体,力求做到形神兼备,有骨有肉的要求。赏读书中作品陶渊明《归去来兮》,对于柳体内紧外松的结构、点画斩钉截铁、行笔劲健等特点都表现得非常充分。他写的小楷《千字文》、《前后出师表》,疏朗清新,收放有致,点画精到,线条修长。在笔法上,他变圆为方,棱角分明,中侧锋并用,藏露结合,笔笔干净利索。无疑是唐人《灵飞经》和赵孟頫《道德经》书风神韵的再现,也是他长期揣司其妙的结果。
书法和绘画、舞蹈、音乐演奏等艺术一样,都是抒情达意的载体,是作者灵性的外在显现。简单地说,绘画凭借构图和用色,舞蹈靠着肢体动作和造形,音乐倚仗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的情怀和意趣。书法则是用精准的点画、有生命力的线条、巧妙的结字、完美的章法和幅式选择等诸多元素来完成的,《无为斋墨韵》里的作品是最好的佐证。从幅式上来看,中堂、条幅、斗方、横披、楹联、扇面、手札、榜书等款式,应有尽有看。从内容上看,有赞颂社会进步,反映祖国新变化的;有抄写古典诗文, 弘扬民族文化的;有自撰诗词、楹联,抒发自己情怀的。这些作品,让人感悟,令人愉悦,使人振奋。瞻视六条屏巨幅之作,伟岸肃穆,雄强大度,有庙堂威严之气;把玩扇面小品,灵动多姿,样式 新颖,巧拙安排,有赏心悦目、清风徐来之感。 武先生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表现得如此深沉细腻,豪情奔放。
武文芳先生践行了一条“临创结合”的学书道路。对古典作品理解和把握的程度,决定着创作水平学书应从临帖开始,他临习了大量古典碑帖,诸如:《礼器碑》、《曹全碑》、《九成宫醴泉铭》、《勤礼碑》、《神策军》、《胆巴碑》、《道德经》、《书谱》、《怀仁集圣教序》、《蜀素帖》等,通过临摹这些碑帖,从中学习历代名家的字法、笔法和章法,并用于创作之中。他常说“临帖,要重视锤炼点画,在线条上下功夫。点画、线条好比机器零件,有了精致的零件,才能组装优质机械。所以,每一笔,每一字都要有出处,不可信笔为这”。从他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名家手笔的影子,品尝到经典作品的味道。武先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他喜好绘画,用多彩之笔描绘祖国山山水水;还熟谙摄影,用相机记录下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丰富多彩的生活,使他把这些多元文化元素与扎实的书法功底相结合,形成了坚守传统、平稳中和、大众喜欢、普遍适用的书法风格。他的书法作品除了具备草书连贯洒脱、隶书端庄秀美、楷书严谨有法、行书流畅多变的一般规律外, 还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尤其是恣情纵意的行草书,如作品王勃的《滕王阁序》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他用缩小字距的方法,使得作品紧凑连贯;多用圆转的孤形曲线,大幅度地廻环来疏朗空间;有的上一字收笔和下一字起笔, 运用形连或意连的笔法,使字里行间笔意连绵;围绕中轴线,左右摆动错位,使作品起伏跌宕;有的把三五个字连起来写,情趣驰骋,一挥而下,以字组的形式出现,使整幅作品节奏明快。他还调动了墨色浓淡、线条精细、方圆用笔、字体大小、速度快慢等多种元素,形成强烈对比,避免了呆板、僵硬的现象,造成了作品的动感和视觉上的丰富性。正如明朝陆时雍所说“拂之如风,洋洋如水,一往神韵,行乎其间”。武先生学书,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也没有名师指点,唯一靠的是苦苦临摹习练。正是这种勤学苦练,成就了他扎实的书法功底,为我们书法爱好者树立了一个可亲、可敬、可学的好样样。
现在,武先生倾情于书法,不光是兴趣所致,更主要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作品,影响一批人,带动一批人,造就一批人,使书法这门传统艺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他孜孜不倦,热情奔放,作画、摄影技术精致,搞书法创作,永不知足。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笔不辍,赢得了广泛赞誉,鼓起了书法爱好者的激情和力量。
武先生直率、坦诚,热心帮助人,书法爱好者都愿意让他点评自己的作品。他认真诚恳地圈点成功的地方,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作品中的瑕疵,并说明如何改正。“学书不觉老将至,诲人忘却古稀来”,是他的真实写照。他诚挚、亲和,处世从容。对别人的议论、建议和意见,他都能择善而行。他任常务会长以来,书画研究会的工作十分活跃,经常开展临帖活动,互相点评作品,组织专题笔会,交流学书经验,举办书画展览。他知足、无求,是个高尚的人。正像他在作品中写的那样“色权利戒,非吾之物,勿求,唯知识须渴求”。他习练书法,书法也陶冶了他,耐守无量的寂寞,忘却一切烦恼,写出好心情,练出好身体,是他追求的目标。春节为群众写春联,平时为别人写寿联、婚联,为店铺写牌匾,都是他乐于干的事情,有人求字,也爽快相送。以书会友,以书交友,是他最大的快乐。人到晚年,有个良好的心态,有副健康的身体,是自己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武先生如是也。
2010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