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书画
张生礼书法作品
张生礼(左)与航天员杨利伟
春风好做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一个春日的上午我们欣然来到座落于中南海东侧福佑寺内一处的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在车流不息的马路边它静静的簇拥在绿树的掩映中,大门口四根朱色圆柱格外引人注目,古朴而又透出现代的气息。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本篇的主人公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的院长张生礼先生。
一袭朱红色西服上装,精致的眼镜,透出艺术家的气息,而他的谈吐没有矫情如宁夏汉子般朴实谦和。张生礼1956年出生于宁夏一个小小的县城,虽然家境贫穷,但阻止不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他7岁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上三年级的时候张生礼就经常看报纸,唯独喜爱标准的隶书字体。凡是报纸上的隶书字体他都留心剪下收藏起来,慢慢的竟积了厚厚几大本剪报。而更多的时候,他都自觉地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对书法的临摹学习过程当中。买不起笔墨就在自制的沙盘上用树枝写字,学校的黑板报也成了他练习展露的最好机会。在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熏陶影响下,中学期间他开始学习楷书,从王羲之、王献之的行楷,到欧阳询的方劲险峻、柳公权的清刚俊美、颜真卿的磅礴雄浑,张生礼已全然痴迷。上高中时曾三次自费来到西安的碑林,身临感悟历代书法大师的精髓与气魄,《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史晨碑》等竟能全文背诵,烂熟于胸。正是在黄土文化和塞上风情的神奇土地的自然环境陶染中,孕育了张生礼那纯朴、忠厚、耐磨的性格,这就为他数十年来以自学的方式坚持不辍地学习书法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生礼早年自唐行、隶书入门,此后,他主攻隶书并得法于乙瑛碑之典雅、张迁碑之浑朴、石门颂之豪放和华山碑之雍容。遍临名家真迹, 临写不辍,手摹心追,深得汉隶之神韵. 每天清晨闻鸡起舞,悬腕临帖,夜晚则一灯莹然,攻读诗文书论。一次偶然的机缘,张生礼有幸遇到原中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刘柄森,并成为大师的关门弟子。谈起和老师的相遇,张生礼至今难忘。
那是在1993年,张生礼已来北京大学求学。偶然得知第二天著名书法家刘柄森大师要为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举行的庆典活动创刊号题词。次日早上不到6点张生礼便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活动地点等候,在苦等两个小时之后终于见到刘老师,原本内秀的他抛开羞涩和紧张向老师只抒心意,并拿出作品请老师指点。眼前的作品让刘柄森老师眼前一亮,他发现这个小伙对书法很有悟性,是个可塑之才。于是刘老师毫不犹豫留下了电话约时间再谈。就这样张生礼有幸成为刘柄森老师的关门弟子,并开始长达7年的师生之缘。
在这期间他深得恩师刘炳森“书画同源,艺术相通”,将各门艺术融汇贯通,进而悟出书法艺术之真谛。张生礼说,如果把篆书比作父亲,那么隶书就如儿子,之后才有行书、草书。他师承了老师刘炳森的隶书规矩严然,而又清灵飞动.既有古源宗法,又有灵犀独慧。楷书奇伟遒劲,庄重笃实;隶书端庄典雅,凝炼俊逸,独具风貌。“名师出高徒”,他的书法篆体,以小篆为主,同时又得力于李斯、邓石如、吴攘之等名家,风格以整齐、工整为尚,结构字形修长而体势大展,体现出内在的凝重而飞勤,俊丽而多姿的风采,秦篆,汉隶,晋字,唐楷之体经年不衰,就是因为它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精神风貌.今天的时代精神,既不是古人的翻版,又不是摹仿域外的皮毛。要创建一种精神焕发的书风,力求真,善,美,给人以奋进的力量。他的篆体既有古朴苍老的篆书风格,又掺进现代的格调,呈现出篆体的老树新花、枯草又绿的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