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絮语
文 / 张克鹏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只能是重复历史。就书法而言,一味地复制历史,只能成为书隶。我爱《张迁碑》结构雍肿、大气、奔放、自由的特点。这一特点,适合了我的性格,练了好几年,有了一定的工夫,对其结构特点,有了一定的掌握。我在创作作品时,常想,如果把它写成纯粹的《张迁碑》,等于复制历史。这时,我就考虑怎样创新。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喜欢上了爨宝子,我爱它那种大拙大巧,拙中见巧的艺术风格。我认为这一风格,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一直练了二十多年,娴熟的笔法,让我越来越认识到,爨宝子是拙中见力量,拙中见智慧。
我想,如果把隶书的结构和爨宝子的笔法结合在一起,会产生怎样一种效果呢?我摸索着前进。经过摸索,我有了较好的发展空间。我练了不知多少遍,终于把他们结合了在一起,我的作品,先后得到了众家刊物的认可。先后在《中国书法报》《中国艺术报》《书法报》《文艺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艺术中国》杂志,河北当代书画》《美与时代》杂志,《大河报》《大河美术》等报刊发表。
我在创作这副对联时,主要考虑以满为特点。一是满适合了其奔放、自由的隶书结构,再是能够表现他的雍肿、大气。也能体现它的笔法。一反追求那种清秀、俊逸的艺术效果,追求粗犷、壮美。发挥笔画之优势。给人一种拙而不俗的感觉。但又需做到,肥不失度,不能肥而伤骨。
作家简介:
张克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创作长篇小说六部,纪实文学《裴春亮》一部,省级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长篇小说《吐玉滩》中国作协、河南作协开过研讨会讨会后,省台播出。长篇小说《热泪》,中国作家网连载。创作戏剧二部,其中,《王屋山的女人》获省一等奖。广播连续剧二部,均获省二等奖。书法论文见《中国书法报《中国艺术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书法作品发表于中国书协会的《瀚墨春秋》《文艺报》《艺术中国》(名家栏目8个页码)《美与时代》(书坛名家栏目5个页码)等一百多家。在《作家地带》《作家故事》《江西作家文坛》等十几个微信平台上发过作品。现任新乡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省四个一批人才,副研究馆员,省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