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本站公告: 中国书画名家网热烈欢迎我国著名画家阮成森,王红、画家顾占劲、油画名家金利虎、画家邢书方、书法家吴建新、杨守来、冯瑞林、马京园、陈为峰、孙墨研、赵为民、侯将民、书法家杨志伟、马立智、尚现成、武林生、陈思源、加入中国书画名家网!中国书画名家网将全面代理、销售、包装各艺术家!并特邀各知名画家和书法家的加盟!
“笔墨·求索”潘公凯个展揭幕:中国画现代转型之思

“笔墨·求索”潘公凯个展揭幕:中国画现代转型之思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谢媛

笔墨·求索:潘公凯水墨艺术展

“我们要研究、传承笔墨,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相当于拯救珍惜物种。笔墨的问题就是文化结构,这是我的信念。”——潘公凯

笔墨·求索:潘公凯水墨艺术展”于今日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开幕仪式。

  展览由中华艺术宫和潘公凯艺术工作室联合主办,在第20、21展厅将展出至2017年5月7日。

笔墨·求索:潘公凯水墨艺术展开幕现场

    本次在中华艺术宫的展览以“笔墨·求索”为主题,由沈揆一、杨杰进行策划。展览充分考虑和利用展场高大宽阔的空间,适度进行重组和分隔,分别以“课徒:笔墨探源”和“创作:笔墨拓展”为两个子主题篇章,在20、21展厅中通过课徒稿、多媒体影像、理论文献、艺术创作的穿插并置等综合手段集中展示和呈现潘公凯先生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试图探索对中国文脉“传承”和“改变”二者关系的个性化理解与体现,并由此窥视他始终独自坚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从中国文化内部推进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道路,并企图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建立自己笔墨风格的理想主义情怀。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表示,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两所美术院校的老院长,他最近的大型个展,内容丰富、气势磅礴,其中系统美术理论呈现,尽显文史研究学者的本色;同时他也是一位立志承古开今画家,他用“墨荷”来写中国传统文人的心扉,其核心是中国文人迎风而立的个性,而心扉 、笔墨、诗性构成了潘公凯墨荷的三大特点,从中看到我们共有的生命情怀。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沈揆一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沈揆一指出,自20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和它的社会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何面对新的世界格局,从理论上来阐释传统艺术的价值,从实践中来发掘这种价值的潜力,是现当代中国艺术家的重要使命。

  在他看来,潘公凯先生身兼艺术家与理论家二任:在理论研究上,他自1980年代初便开始了对中国画的未来学意义的深入思考,他提出的“绿色绘画”概念是基于他对传统文化,绘画、价值,本体精神和价值的思考,所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以及撰述的一系列关于中西绘画比较及中国画传统核心价值的文章,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新近完成的《中国笔墨》一书,更是将“笔墨”——这一中国绘画的核心观念与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宏观的历史考察,揭橥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演化过程,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令人信服。

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潘公凯

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潘公凯表示,这个展览想做成具有学术性、研究型的展览,而不是个人艺术成果展:“展览以笔墨作为线索,与大家探讨我在近期对水墨的理解。”

  提及中国画的传承和弘扬,潘公凯表示,其核心就是“笔墨”的问题:“笔墨象征着文化结构,也是世界上其他地域的画种所没有的,是独特的中国文化结构。”

 

展厅现场

顾恺之笔墨解析——潘公凯课徒

范宽笔墨解析——潘公凯课徒

黄公望笔墨解析——潘公凯课徒

倪瓒笔墨解析——潘公凯课徒

八大山人笔墨解析——潘公凯课徒

吴昌硕笔墨解析——潘公凯课徒

 

同时,潘公凯先生在其当代水墨艺术实践中,更是践行着自己在理论上的学术主张,在对笔墨传统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参悟基础上,坚持以笔墨书写的方式直抒胸臆,展现品性,在巨大尺幅的作品挥洒创作中,兼寻传统温厚文雅的精妙意趣。纵贯古今的学养和广览中西的视野,使得潘公凯先生的当代水墨作品在气势磅礴的当代视觉冲击中,饱含着传统文化高雅的格调和深远的意境,既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率真、精妙之趣味,又与当代文化情境形成了自然恰当的融合互动,具有独特的当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张力,是大写意中国画在当代发展转型的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与可能。

2007《新放》175cm×187cm

2010《仲夏之梦》180cm×600cm

2010-4《凉暮图》180cm×1300cm

2014《清香图》136cm×340cm

2015《风荷图》69cm×680cm

2016《今宵明月》970cm×180cm

据悉,潘公凯先生曾于2006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过题为“静水深流”的大型作品展,本人也是2010年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展陈总策划与总设计,分别时隔10年与6年之后,他再次来到新的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举行新的大型学术展,实在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也让观众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好奇与期待。

 

[返回上一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