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鹏:“二王”遗风盛行下的思考
中国书画名家网整理报道
最近,追踪“二王”之风,像旋风一样在社会上兴起。除了一些初习者之外,一些本来临摩颜体、赵体、米体见到了一定功力的人,也都易帖“二王”。他们要么从《兰亭序》起步,要么从《圣教序》入手。现象之盛,让人预感不远的将来,“二王”书家将要列队现世。无疑这是一股吹向书法界的清风!无疑会让书法艺术这一华夏瑰宝,在多年乱象带来的层层迷雾中正本清源。这自然让人心潮澎湃!可喜!可贺!然,笔者认为,盲目推崇大一统的概念,留给社会的问题也值得思考!
张克鹏题词
思考一。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近些年来,中书协为了消除书法界的乱象,举办了一系列以“二王”书法风格为基础的展览,收到了相当好的成效。一些优秀的青书法爱好者,平步青云般进入了国展。特别是设立了影响力巨大的“兰亭奖”,更让一些优秀的青书书法爱好者,一跃成为书坛新秀。耀眼的桂冠,给他们带来了名利上的诸多实惠。这些实惠对社会的整体影响力和诱惑力很大,一些书法爱好者因此而仰望书法事业。他们强烈地渴望和急切盼望自己一夜之间步入书法家的行列。于是,他们便不择手段地寻找着通向这一目的最佳途径。他们把入“国展”当成了学习书法的唯一目标。不从书法的根本上去努力,把形式上的似,当成了唯一的准则。这就让人想到一个问题,他们如此追踪“二王”的面貌,最终能够成功吗?其结果又会如何呢?练习书法起步“二王”,这自然无可厚非。《兰亭序》是天下第一帖,更是不容质疑。这一切均由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和它真正的艺术价值所决定。“二王”书法,无论是笔法,还是字体的简架结构,无论内在的美学特征,还是外在的美学形式,均达到了相当精准、精美的程度,这是被历史反复检验过的。起步“二王”自然是正道。但是,如果把追踪“二王”的目的,纯粹建立在入“国展”和“国奖”上,势必会造成空中楼阁之结局。对于真正学好书法,真正成为一位书法家,尤其是成为一个抗鼎时代的优秀书法家,必是天方夜谭。其一,真正的书法家,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功力,并不是海市蜃楼般的外表可以装饰得了的。建立空中楼阁的做法,只能是舍本求末,最终走向穷途末路的境地。其二,书法事业和任何一项事业一样,不可能永久地静止在一个状态,更不可能永久地包容在一种形式之内。这一阶段以“二王”艺术风格为基础,下一阶段未必。这种没有实际功力,只会背杆撵船的做法,最终肯定逃脱不出被动的结局。其三,一个书法家的综合素质,不是对身前书法家的精湛模仿,而是突破性的超越。这种突破性的超越,就是依靠强大的内蕴力量,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如:王羲之的书法超越了楷书鼻祖钟繇。作为初具规模的楷书,钟繇楷书笔画形态,有的长而逾制,有的临时从宜,一字之内,笔画之间的结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规范不全,结合松散,竖短横长,状似扁隶,有横张之势。这类态势,在王羲之楷书中已大为改观。王书将纵向笔画向下伸引,使其挺直,用笔内,其他点画对称呼应,所以有纵展之势。故称之为书圣。欧阳询的书法“险劲严谨、刚劲挺拔、规矩端正、瘦健俊美”,自成一家,作为“楷模”,至今未有几人能够超越。如果把形式作为一种教条去演练,不在艺术成长的规律上磨练,即使演练的再成功,其智商也只能是刻舟求剑,其结果也只能是成功于空望,失败于必然。
张克鹏作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长》
思考二。追踪“二王”并非书法爱好者成名的唯一途径。在历史的长河中,凡是巨星一般的书法大家,无一不是踏着历代巨人的肩膀站到他们的那个位置上的。尽管他们成功在不同的内含和各自的面貌上,但他们均为集古人之大成者。他们书法艺术的精髓和魂灵都是建立在一个共同点上。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兼得二王和初唐四大家的书艺特点,后又学了张旭笔法,广泛吸收民间书家的风格,集众家之长,熔于一炉,逐渐形成了筋骨层的“颜体”新风貌,冠以天下行书第二之佳誉。米芾的书法,雄健清新,气势如快刀利剑,被大文学家苏轼誉为"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广泛临学古人,融会变化,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康熙、乾隆都以董书为宗法。此外,怀素、柳公权、赵孟頫等诸多历史大家,虽都开书法史的新风,但他们的艺术之根都深深地扎在前人的身上。凡是流传至今的名帖,没有绝对的高低好赖之分,唯有性情和欣赏习惯和风格的不同。纵览书法史,那些大书法家也并非师宗一门。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楷书的又一高锋。苏东坡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生性不羁的米芾,初学王献之,后不满足于王献之,喊出:“老厌奴书不换鹅”,并“一洗二王恶札”。何绍基由颜真卿入手,后转师秦汉、魏晋、南北朝,其书注重碑学,笔意纵逸超迈,融厚有味。从这些先人们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发。一、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家的根,都在“二王”的身上扎着,他们变化的只是笔法结构和审美意识。学习他们也等于是间接地学习“二王”。二、他们之所以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因为他们已在“二王”的基础上,冶炼出了自己的精萃,沿着他们的道路朝前走,是一条最好的捷径。三、一种自我书写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一种书写习惯的改变,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特别是一个人的审美习惯,既得之于天性,又来自于后天,改变它难如移山。因此,我认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选择谁的帖并不重要,重要的修一个良好的心态。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只要遵循书法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并加以科学地把握和发挥,就一定能够得到异曲同工之妙。没有必要朝三暮四,心猿意马,这山望着那山高,盲目地半道易帖。那些单纯为了跟风者,即使入了“国展”,得了“国奖”,跟得了一时,跟不得一世,最终也只能因基础不扎实,缺乏暴发的内在力量,而成为昙花一现,像一棵豆芽样,因养分不足,枯萎在书法艺术的半道上。
张克鹏艺术作品
思考三。如此众多的人追踪“二王”,千人一面的后果是会怎样?考察中国书法史,我们不难发现,书法家这顶桂冠不属于全民性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巨星般的书法家寥若星辰。一个时代产生的书法大家无非就那么几个。历史上书法最为辉煌的两晋时期,书法家也只有:索靖、卫恒、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他们几个;书法进入鼎盛时期的唐朝,书法家也只有欧阳询、褚遂良、张旭、怀素、孙过庭、颜真卿、柳公权、李邕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一、衡量一个书法家的标准,不是看他对前人走过的那段路程多么熟悉,而是看他走出了前人多远。超越前人的那段距离,考量着一个书法家的成就。没有创新的书法家,就某种意义上讲,只能是一个“书奴”,一个伪书法家。书法家的创新,重在笔法上出妙,神韵上出彩。这种收获不是任何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得到的。我们应当相信,与王羲之同代的书法爱好者,少则百万,像王羲之那样用功的人,肯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最终有所成就的人,只能是凤毛麟角。二、书法家成长的道路漫长、曲折而又艰难。书法家需要的是毫上功夫,这种功夫的养成需要数十年甚至毕生的精力。颜真卿书写第一幅成名作——《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已经四十二岁。柳公权书写《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时,已经六十一岁。综上原因,书法爱好者最终的淘汰率,只能用“残忍”二字来概括,处于高度文明的今天,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需求不可能全部放开,书法也只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书法爱好者少则数十万,大多数书法爱好者的最终命运也只能用“更加残忍”来概括。面对如此巨大的淘汰率,如此庞大的队伍,如此弱小的社会需求量,我们不得不为众多青灯下,漫长苦斗的书法爱好者们捏出一把汗,为相当一部分只为追踪“二王”面貌,不求书法艺术之实的书法爱好者把心悬起来。当未来的某一天,几万,甚至几十万“二王”面貌书法大军涌向社会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又会是怎样呢?因此,我认为,真正的书法家是不可能批量出现的,一些一心想在书法上获得名利的书法爱好者,尽早清醒头脑,尽快地从理想的境界中,回到现实生活之中。看淡名利,以平常之心对待书法艺术。把书法当成一种业余爱好,当成一种陶冶性情的方式和过程。如果一心寄希望于成名成家上,其结果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命运是悲哀的。而那些真正钟情于书法事业的人,为了祖国的书法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了新一代书法大家正常蕴育,应当志存高远,潜心书法创作的规律,下大功夫,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去跨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作者简介:张克鹏 1964年10月生,笔名太行墨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副研究馆员。中国当代碑派文人书法家,中国最具网络人气2014年度十大书法人物,多次在国家书法大赛中获奖。书法导报社等单位 曾联合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展厅举办“太行墨夫•青年作家•书法家张克鹏书法作品展”。 作品曾在《中国书法》《文艺报》《书法导报》《书法报》《大河收藏》《大河美术》《美与时代》《中国书画报》《书画研究》《东方艺术》等近百家报刊发表。《艺术中国》杂志名家栏目隆重推出。
此文发表于《书法报》2015年12月2日理论版
[返回上一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