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憾地 无悔胡杨
———赏析著名军旅画家赵连志的胡杨画
我与赵连志先生是同乡,多年来我们情如兄弟,交从甚密。他是画人物的,又是美术队伍的国家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出过的七本书都有他为我画的水墨肖像,十分精彩。2013年,他随辽宁省东方书画院一趟新疆采风,回来后疯了一样画了一批胡杨,令人刮目。
连志兄弟人品俊逸,性情疏放,倜傥洒脱,才艺美真。行止如白鹤翔云,人仰丹顶。尤其是他把人物创作置于历史烟云与现实生活之中,结出了很多硕果,当然也让他有了恃才傲物的狂放。近日,他把两年来创作的几十幅胡杨汇集成册,邀我为其写点文字,我知道,这是他的一种新的生命开始。
观览赏析连志这批胡杨作品,给我总的印象是:艺术个性张扬,绘画语言冷峻,哲理昭示凝重,时代精神清新。能让人从心底滋生一种感动:
一、简畅的笔墨。系统赏析连志这批蕴情夺目,振聋发聩,水墨明畅的胡杨,不但给予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还让我从内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文学美感。他让枯槁有了香绿的味道,他让荒漠有了生命的缭绕,他让线条有了哲理的思考,他让笔墨有了时代的眩耀。
笔墨在中国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能超越色彩而成为绘画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国画走向完美、实现成熟的标志。那种简淡天真,玄远空冥,畅神达意墨彩境界,在赵连志的笔下,是通过胡杨而让人感受到的。
这是连志的《大漠胡杨》:
墨彩简慢,而淡远斑驳;
枝条横斜,更参差错落;
浅绿簇掩,在昭告鲜活;
胡杨无悔,正婆娑大漠……
大漠胡杨
此画颇具“萧迈”之美,虽有传统山水林木雅致之痕,但简淡的笔墨,瘦劲的枝条,闪烁的绿叶,残拙的风致,恰恰表现了画作的野逸雄奇。把传统的品质,自然的生机抒发得平静而又执着。这当然是连志发自内心的一缕浓香。
二、沧桑的述说。谁都知道,所谓沧桑是指从沧海到桑田的巨大变化过程。在我所接触到的植物中,只有胡场从生长到死亡的变化过程才称得上沧桑。三千年前雨露萌颖的幼芽,三千年后枯木流香的矗立,也该让人叹息一回。因此有人讲,不到大漠,不到西北,不见胡杨,看不见时空的凝结,就不会懂得何为沧桑。
这是连志的《天问》:
曾经峥嵘千年,胡杨绿叶闪烁;
如今枯立千年,胡杨躯干不斜;
将要雄卧千年,胡杨期待荒漠;
沧桑历过千年,胡杨经风沐雪……
天问
在这幅画作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仰首挺胸,班驳沧桑,两袖拂尘,引项直言的巨人在叩问苍天:“何时还我绿地,何时润我子孙”。此画在色彩、构图、立意、物象上都给予人以强烈的美学感受和哲学暗示。单一而执着的色彩,透视又概括的构图,探究且提炼的意蕴,超然更升华的物象,告诉人们,这是一帧好画。它让人:在粗犷中品味着韵致,在震撼时享受着宁静,在苍茫间感受着恒久,在梦幻里喟叹着生命。我的心与胡杨共苍凉……
三、独美的线条。线条是中国画的精髓。中国画创作物象轮廓,内在结构,审美意境,文化蕴涵都要通过线条来表达。回顾几千年的绘画历史,透过线条就能够领略:殷周的朴拙,秦汉的雄浑,魏晋的精到,明清的逸新。在连志的胡杨画里,线条成了他最简洁、最概括的造型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线丰富了中国画的线性表现。
这是赵连志的《枯槁无悔》:
线若披麻十足骨法,
枝又双勾更见潇洒,
干擎天地沧桑阅尽,
古今胡杨独美表达……
枯槁无悔
这幅画作线条颇具古人枯柴描的韵致,这种独特的用线是在讲述艺术家的哲学感受:用线条寄意荒冥,用线条讯问天穹,用线条昭示升腾,用线条书写永恒。而这一切,都是凭借连志对线条的主观设计完成的。他把线条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秀出了在胡杨创作上独具的中国式的写意美。这正是:一回大漠的徜徉,一次艺术的畅想,一番独得的意蕴,一段心底的芳香,好一幅胡杨!
我明白这是一种崇拜方式……
四、生命的颂歌。连志通过胡杨的欣荣与倒下,在讲述一个道理:他在讴歌,生命的庄重和艰巨;他在表达,生命的萌发和灭息;他在诠释,生命的轮转和衍续;他在揭示,生命的真谛和哲理。他通过胡杨在歌颂生命,召唤绿色。
这是连志的《岁月留痕》:
躯干雄卧仍然盘根错节,
枝条枯槁依旧向天诉说,
时空延展慨叹苍冥岁月,
灵魂不死还在萌发绿色……
岁月留痕
拙美的造型,真实的质感,残存的黄绿,剥蚀的斑阑,还有那容易拉近观览者心灵的横向设幅,都说明这是一帧匠心独具的成功之作。他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思考与感动。我仿佛感受到画作正讲述着执着的生命渡过,演绎着生长的自然法则,贯穿着高贵的灵魂追求,铺陈着时代的笔墨心得。就为的是岁寒独释,傲立于大西北那簇簇胡杨。胡杨多情,胡杨不死。
社会道德诉求,时代精神操守,当然是一切艺术家、创作的人文追求。连志用粗犷野美的胡杨,表达了极富时代气息的生命力量,颇有学术尊严,颇具学术品格。这是艺术家文化积淀浓厚,艺术品质高尚的表现,因为一个艺术家:只有沐浴阳光,才能拥抱蓝天;只有播洒汗水,才能收获香甜;只有珍视过去,才能精妙当前;只有宣示虔诚,才能书写灿烂……
几簇胡杨令我语无伦次,神魂颠倒。幸好,神魂是可以颠倒的!
徐邦林
2015年9月4日15时56分于听涛小筑
(作者为著名美术评论家、词人、学者)